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大山里的"布鞋校长":68年捐上百万元资助2300多名学生,退休后更忙了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 2021-10-14


一件领子有破洞的灰蓝色衬衫、一条反复缝补过的深色裤子、一双断了底的白底黑面千层布鞋、一个装有白开水的大塑料水杯……这份“简朴”的背后,是“布鞋校长”李振华对沂蒙山区学子长达68年的捐助。乡亲们说,你心里总装着别人,没了自己。
 


1953年,年仅17岁的李振华毅然告别故乡南京,走出南京师范大学校园,来到山东沂源支教,下决心用知识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因为这个“城里人”的到来,已经停课半年的农村学校重新开学。

自参加工作起,李振华每月固定捐出工资的1/4,这一捐就是47年。

1997年退休后,他先后有过30多份兼职,只保留退休金的500元用于生活开支,其余收入几乎全额捐出。截至去年,李振华累计捐款136万元,资助了2300多个学生。

在沂源县韩旺中学校园内,耸立着一座汉白玉石像,这是沂源县的父老乡亲们自发为李振华捐款建造的。从教至今68年来,他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015年中国教育年度人物、2015年中国好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人民教师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03项,先后8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日前,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齐鲁最美教师”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的通知》。李振华同志(原沂源县城关二中校长)被授予“2021年度齐鲁最美教师”特别奖。





退了休,他选择“打工”



初见李振华,很难想象他已85岁高龄。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灰白发配上黝黑皮肤,让他显得精神矍铄。退休后,他非但没在家颐养天年,反而比从教时更忙了。


由于一直资助贫困生,退休那年,李振华把仅有的15000元积蓄,加上国务院特殊津贴总共20000元,分别捐给了曾经任教过的韩旺小学、张家坡中学、沂源县实验中学。捐钱之后,当地政府设立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通过这个基金会,前后陆续有近万名贫困生得到资助。

了解到基金会范围外还有贫困生,李振华决定继续资助。可退休金毕竟有限,为资助更多困难孩子,他选择外出“打工”。在淄博万杰朝阳学校,李振华担任初中部校长,八年挣来50万元,资助了基金会以外的23个贫困学生。“给五个大学生每年5000元,给五个高中生和中专生每年3000元,给13个初中生每年1100元。”

最困难的时候,李振华带着曾经资助过、现已中专毕业的张文强在校园捡拾垃圾,8年总共卖了1.6万元,这些钱全用来资助贫困生和孤寡老人。

领到退休金的第一个月,李振华尝试过只留200元,但因为实在不够用,他就每月改留500元生活费,剩下的全部捐出。68年来,他个人捐款136万元,资助2300多名贫困孩子圆了上学梦。

退休后的李振华(左一)走遍山东省沂源县300多个村庄,排查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在经济上和心理上帮助他们。(受访者供图)

李振华虽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生活却很清贫。拿一日三餐来说,他早晚喝挂面、吃萝卜条,中午一般吃南瓜、萝卜和馒头。他一辈子不会喝酒抽烟,茶叶都舍不得喝,平时只提个塑料杯装白开水。

李振华的穿着不能再朴素了:一件衣服能穿六七年,常常是缝了再补、补了再穿。布鞋穿两三年断了底,就到大街上让修鞋匠打个车带继续穿。一辈子没穿过高档皮鞋和西装,不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而是他把钱都用在贫困孩子身上了。

“虽然生活清贫,但我内心很富有,整天都乐滋滋的。”

最让李振华高兴的是,学生们慢慢长大成材了,他们也在回报社会。

李振华最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李振华曾经资助过的23个贫困生中,任纪兰是其中之一。因为父亲患癌去世,母亲精神不好、生活不能自理,任纪兰家窘迫得不得了。2013年,任纪兰读高三时,父亲癌症到了最危险的时期,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这一年,任纪兰基本没回校上学,只能在家复习。因为她既要给爸爸喂药、照顾妈妈,还要下地劳动,忙得不可开交。任纪兰很争气,最后高考考了576分,被曲阜师范大学录取。但因学费没着落,她看不到求学的希望。这时,时任沂源县实验中学校长李振华用一双温暖的大手把学费送到女孩手中。之后四年的每个暑假,他都会送来学费。

从那时起,任纪兰便暗下决心:将来要成为和李爷爷一样的人。大学毕业后,任纪兰回到老家沂源,通过教师招考,来到李振华曾经工作过的福禄坪小学。受李爷爷影响,从她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年起,就从工资里挤出钱,资助两名家庭贫困的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的诺言。

李振华在为学生们辅导功课。(受访者供图)


从城里走进沂源深山支教



1953年,南京与沂源,在物质生活上差别较大。上大学期间,李振华经常听到老师们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革命故事,那时他就暗下决心,自己也要为党和人民做贡献。

当时国家号召青年“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伟大的地方去”。受沂蒙老区精神感染,年仅17岁的李振华响应号召,走出南京师范大学校门,走进偏远贫穷的沂蒙老区支教。

在进入沂源前,有过一段插曲。因为他是从城里长大,年纪又小,当时主管部门怕李振华不适应地方艰苦,就把他分配到了潍坊。但“年少轻狂”,李振华指着地图,提出要到山最多、最艰苦的沂源深山韩旺小学任教。李振华告诉记者:

“等真正到了韩旺村,他发现当地太穷了,找不出一个红瓦房,连一平方米的水泥地都没有。”

在县城住了一天,李振华第二天就带着行李向110华里外的韩旺村出发。那时没有公路,不通汽车,他爬山越岭,整整走了一天山路,直到累得再也走不动。正月十六,当李振华赶来韩旺时,村里老书记领着全村人在村头迎接。

走进破庙改造成的教室时,李振华惊呆了。只见窗户上没有玻璃,门也掉落一半,四壁透风撒气,地面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块。“村里穷,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板凳。”老书记叹了口气说道,请不来老师,学生们已经半年没上课了。


因为大半年没有老师,等他第二天上课,学生们都愿意来。太阳刚爬上山顶,教室里一下子就坐满了38个学生,最大的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只有7岁,教室窗户外围满了村民。

前来支教前,李振华的母亲特意给儿子做了件中山装,村民没见过机器织成的布,李振华刚一进来就被说是个洋人。在忐忑不安中,他鼓起勇气讲课,但一张嘴,一口南方话就引来阵阵欢笑和议论。讲课失败后,李振华心里很难受。到了夜里,他住在门不严实的教室里,听着嗷嗷的狼叫声,吓得想家,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第一次远离家乡的他,有时候打个盹儿,就能高兴地梦到老母亲来了。睁眼一看,却发现自己孤零零一人。

“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当时怎么度过的。”

沉浸在心酸中的李振华,被送饭来的村民叫醒。那是树叶和糠混合成的地瓜面煎饼,外层颜色很像牛皮纸。他边诧异村民的“讲究”边拆开来看,把煎饼全敞开里面啥也没有,又一摸温乎乎的,才知道这就是饭。


李振华一块块撕下来,咽也咽不下去,咬也咬不动,最后在苦涩的豆沫子汤里蘸一下,才勉强吃完了一个。“吃完一个我说饱了,但其实心里在想,我真不想吃了。”那时李振华的心似针扎,他不知该如何应付接下来的教学,更不知怎样去咽那从未见过的黑乎乎的地瓜面煎饼、糠窝头。

李振华和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再也迈不开返城的腿



理想和现实就像一对孪生姊妹,要实现理想就必须经过无数次考验。如果找不到精神支撑,理想再好也不可能实现。

面对语言和生活难关,凭借满腔热情来到穷山沟的李振华内心动摇了:“这个地方我不能待,我一天都不能待。”

刚来沂蒙山区时,李振华没有考虑过待一辈子。当时想三五年就回去。一旦回去,别人问起时该怎么回答,李振华很难受。“当时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能待五天就不待三天,多待一天,回去被笑话的程度就轻一点。”

此后半年,40余名到沂源支教的同校大学生陆续回去37名,李振华却渐渐地离不开沂蒙山区了。进村时,在欢迎的人群中,有一位大娘摸了摸他单薄的衣服,看在眼里,想在心头。回去后大娘带着老花镜,用纺纱车把棉花纺成线,再用木头织布机织成布,缝制了棉袄、棉裤,还做了长筒袜子,将茅草和芦花裹在鞋里暖和脚。

“当大娘把衣服抱过来时,我掉泪了。我感觉见到了老母亲。”

李振华回忆,得知自己咬不动煎饼,村民们吃糠咽菜,也要把好饭送给他吃。谁家的老母鸡生了鸡蛋,原本要换火柴和盐,乡亲却揣怀里送给他。
“每当接到带着体温的鸡蛋,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感动。”
“我是来支教送文化的,我不能走啊。”

李振华回忆,孟良崮战役中,全村派出72名青年抬伤员,家里剩下的人摊煎饼、纳布鞋送到前线,全力以赴为了革命。“人家为了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我怕这点困难吗?”沂蒙精神和乡亲们的淳朴感化了李振华,他再也迈不开回家的腿,他知道自己走不了了。


洒向学生全是爱



李振华下定决心,要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的面貌。因此,他68年来坚定了一件事情:要刻苦努力教学。从那时起,他白天上课,晚上走五六里路给学生补课。为改善办学条件,他用篮球胆、旧报纸做地球仪,画上经线、纬线,讲地理时展示给学生,哪里是大西洋、太平洋,哪里是欧洲、亚洲;他用大皮球、小皮球、乒乓球制作三球仪,讲日食和月食。

韩旺小学设在山上,有时学生突然生病,李振华就背学生下山去治病;河里发大水,他就早早等在河边,把全班学生一个个背过来,再在放学后挨个背到对岸。

全身心的投入,学生的成绩扶摇直上。1955年,沂源县其他学校的升学率是10:1,而他所带的8名应届毕业生全部升入了初中,轰动全县。

1982年,李振华被调往沂源县城工作。那是一所新设立的特殊学校,生源都是全县考初中的落榜生。在这种背景下,李振华提出一个口号——“洒向学生全是爱”,老师为了学生都很卖力气。首批学生中,刘洋(化名)非常调皮,派出所的民警也都习惯了他惹是生非。一次课上,李振华发现刘洋患了重感冒,便立刻回家煮了碗鸡蛋面,学生感动得直掉泪,以后再也不调皮了,最终考上了大学。

谁都不会想到,平均成绩28.6分的108名学生,三年后能有78人升入重点高中,26人升入高一年级,这一成绩轰动社会。县里当即将城关二中改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此后,实验中学一直是沂源最好的学校。

那时候只能填三个志愿,受李振华影响,六七成学生选择师范院校,并最终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李振华在参加少年队活动。 (受访者供图)


父亲病危也没能回去



一个人要坚信理想,就必须经受精神上的考验。李振华告诉记者:自己尽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却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丈夫和父亲。

曾有一名学生给李振华写信:“尊敬的李老师,你忍受了很大的悲痛,把我们送进了大学校门,我永远忘不了您。”

一份份大学通知书的到来,让李振华内心悲喜交集。“喜的是同学们要上大学了,悲的是我的孩子落榜了,父亲故去了。”他当时有种说不上来的心情。

每当想到父亲故去和儿子落榜,李振华都心如刀绞。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时,一封“父病重,速归”的电报从南京飞来。电报牵动着李振华的心,也牵动着师生和乡亲们的心,大家纷纷劝他回去。望着眼前这些高考在即的农家子弟,李振华只好安排正上高三的儿子回家伺候老人。儿子当时也面临高考,一开始并不情愿在关键时刻中断复习。

“正因为是关键时刻才这么做,我是班主任,我走了会影响全班同学的高考冲刺,想来想去只有牺牲你了。”

李振华对儿子说,
“那些农民的孩子苦读多年,就指着高考改变命运了,你考不上还可以就业啊。你爷爷会谅解我的。”

儿子代父回了南京。但随后“父亲病危”的电报,却让李振华慌了神,不长时间后父亲便撒手人寰。李振华眼前一黑瘫倒在地,醒来后抓起桌上一沓白纸,走上学校后山,点着白纸,他跪向家的方向号啕大哭。

“当时父母在南京相依为命,父亲走了,母亲不久也患了脑溢血。教育局领导同意把我调回去,不然老母亲没法生活了。得知消息后,乡亲们抱来家里的老母鸡、鸡蛋、大枣和花生送给我,我一想到和乡亲们的感情,又走不了了。”

就在李振华左右为难时,沂蒙老区先后派出八名女孩,十年间轮流照顾他的母亲。为不再拖累乡亲们,李振华苦苦劝说,把不肯离开故土的83岁老母亲接到了沂源。但由于老人水土不服,一场病接着一场病,一年多就病逝了。闻讯赶来的乡亲和学生哭倒了一片,有人哭喊道:“老人家别怪李老师,是我们对不起您!”

为了学生的事,李振华说个人利益都可以放弃,痛苦要深埋在心底。跟随他的学生张文强说,退休后的20年,李老师一天也没停歇过,总是那么忙。“他总在想,不能上讲台了,还能用别的方式继续回报乡亲们。他走遍全县300多个村庄,排查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在经济上和心理上帮助他们。”张文强回忆,根据调查情况,李老师专门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十几年来与省内外260多名后进青少年保持联系,孩子们都有了可喜的变化。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受李振华的影响,一个又一个孩子脱离贫困,上千人毫不犹豫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李振华最早在韩旺小学、张家坡中学教过的学生当中,健在的也已头发花白,记忆越来越模糊。但一提及年少时的这位老师,他们又仿佛被一下子拉回到过去。说起过往,学生耿玉生说,李振华的师生之爱大于父爱,他的到来改变了很多学生的一生。

74岁退休老教师耿玉生。

74岁退休老教师:“老师都很好,李老师更好一点”


初秋时节的沂源县韩旺村,丰收的果园、玉米地和花生地正让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高大的石砌房屋前是一条条结实的水泥路,路一侧的广场上不时传来阵阵欢笑,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挥动着蒲扇围坐聊天。就在这里,李振华曾支教过16年。

“我上学的时候是困难时期,村里很多同学都是早起要一圈饭、吃个半饱再去上学。那时李老师的待遇是24斤粮食,他把绝大部分用在了学生身上,很多孩子都是李老师搂着长大的。”74岁的耿玉生是李振华的学生,受李老师影响,他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现已退休13年。

1963年,李振华冒着生命危险给全班取试卷的场景,在发已灰白的耿玉生脑海中闪过一遍又一遍。

“那时我刚上完六年级,要想小学升初中,就必须到东里村参加考试。”耿玉生回忆,考试前下了一天一夜暴雨,李老师第二天就带领全班赶去考试了。

去东里村须途径院峪庄,庄里有条红水河。这条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一遇暴雨就会波浪滔天,水急且浑浊。在当地人看来,这样的河流往往是最可怕的,因为人一旦被水中的木头、石头打到,几无生还可能。

这天,同学们随李振华来到红水河边,发现水已没过两岸,十二三岁的学生们根本过不去。即便如此,考试必须按时进行,否则一误就是一年。

耿玉生回忆,在这种情况下,李老师冒着生命危险游到了河对岸。但在游的过程中,他几次被打到河底。看不到人,同学们的心跳到了嗓子眼,都哇哇大哭起来。但凭借顽强的意志,李老师又爬了起来,游了一两里地才从对面冒出来,然后踉踉跄跄地跑去沂源一中。

“在和领导反映情况后,李老师拿着试卷护送一位老师来到院峪村,临时设个考场举行了小升初考试。考试成绩出来后,班里20个人考上了18个,这在当时非常了不起。”耿玉生告诉记者,升学考试历来就比较严格,如果当年李老师不游到对岸交代情况,他和同学就不可能参加考试。“我后来选择当老师,这件事有着绝对的影响。”

1963年左右,耿玉生班上的20多个同学里,贫困生占一半以上。“那时没有钢笔、圆珠笔,大家都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字。五块石笔1分钱,但有的同学连仍买不起,都是李老师买了发给学生。”耿玉生说,困难时期,“李老师把饭给学生吃了,还要耗费大半工资给贫困生买本子、交学费。”

“学习不好只能在家里扒一辈子土窝窝。”在耿玉生看来,李振华的师生之爱大于父爱,他的到来改变了学生的一生。“说实话,不少老师教过我,而且都对我很好,但李老师好像更好一点。”

在沂源县韩旺村,围坐在一起聊天的老人中,有不少(右二、右四)是李振华老师的学生。

一家两代人回忆:“他像个老母鸡,让人很温暖”

一双白底黑面的千层底布鞋、一个平和善良、和蔼可亲的老师,这是66岁赵平忠和女儿赵金霞对李振华的第一印象。前后20年间,父女俩先后成为李老师的学生,并在不同学校经其资助完成学业,最终也成长为一名教师。

时间回到1973年,在张家坡中学读高一的赵平忠,因家里困难、爸爸生病,不得已选择辍学。了解情况后,李振华前来家访,并劝告赵平忠父母:“穷人家的孩子不上学很难成为国家人才,家里有困难是暂时的,有什么困难我来解决。”

有一年下大雪,赵平忠穿了一双破旧单鞋,等赶到学校,脚后跟都冻破了。“李老师见我没穿袜子,鞋子还挡不住脚,就赶紧让我去宿舍暖和,第二天就买来一双胶鞋。上学期间,穿着老师给买的胶鞋,我心里特别温暖感动。”

还有一次,赵平忠发烧没去上课,李振华不仅买来感冒药,还在下课后打了食堂的饭菜送去,“那时我就想,我的李老师就是天下最好的老师。”

学生犯了错,李振华不打也不骂,而是和学生谈心。他关心学生,因此同学们都愿意接近他。“那时候我们都十七八岁了,下课都愿意围在他身边。他就像个老母鸡一样,让人感觉很温暖。”

毕业后,赵平忠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当老师,一是当工人。受李振华影响,他选择成了一名人民教师。“当老师之后,我努力向李老师看齐。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得做到。”

不久之后,赵平忠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他一次次将李老师的故事讲给女儿们听,受李老师和父亲影响,两个女儿陆续走上了教师岗。因为家庭贫困,在沂源县实验中学,大女儿赵金霞也成为李振华资助的学生之一。

“我那年16岁,李老师知道我家不宽裕,就送来2000元钱交学费。他每年过年都给我买衣服,一直到我从淄博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受李振华和父亲影响,赵金霞成为了振兴路小学的语文老师,巧合的是,这里曾是沂源县实验中学旧址。

因为李振华展览馆设在校内,赵金霞经常能见到李老师。“上班期间哪怕能远远看他一眼,见到他身体硬朗,我就放心了。”赵金霞说。

被资助生陪伴做公益:“他从没中断过付出,一直在做”

作为李振华曾经资助过的学生,20年来,张文强一直跟着“李爸爸”做公益,陪伴他走遍了沂源各个乡镇。要问张文强和“李爸爸”之间的故事,还得从1993年说起。

那时,刚上张家坡中学的张文强,因父母常年卧病在床,面临辍学。了解情况后,时任沂源县实验中学的李振华,资助他上学直到中专毕业。张文强的父亲患肺癌去世后,李振华又托人给他介绍了对象,替他拿了见面礼,张罗着办了婚事。后来,张文强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张恩铭”,寓意永远铭记李振华的恩情。

因为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李振华就带着张文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文秘、微机操作等各种专业知识。那时候,李振华已经退休了,但还有很多贫困孩子寻求资助。

钱怎么来?只能打工!

2001年,李振华来到万杰朝阳学校任初中部校长,最困难的时候,手里已经没有剩余钱去资助学生了。实在没办法,李振华带着张文强去垃圾池捡起了垃圾。

“有一年冬天下雪,地上很滑。当我们捡完垃圾往回返的时候,李老师抱着纸壳摔倒了,还把脚给崴了。那时我就跟李老师说,你是一个校长,路很滑就不要出来捡了,我一个人就可以。”张文强认为李老师捡垃圾不符合校长身份。

“你不要感觉很害羞,虽然捡的垃圾是脏的,但挣得钱是干净的,我们是在帮助别人。”李振华认真地说。

张文强事后回忆,那时候他还年轻,感觉出来捡垃圾是很没面子的一件事,但李老师从不会这样想。

“当时旁边有个收垃圾的,学校西门平时不开放,李老师就要来一把钥匙,把垃圾放在门卫处。让收废品的人自己称量,最后把钱给我们。”张文强回忆,捡垃圾八年,两个人卖废品挣了1.6万元,都用来资助困难学生了。

退休后,李振华从不会让自己闲下来,他几乎走遍了沂源县的每个乡镇,一有时间就去农村走访孤困儿童、留守儿童,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不仅如此,李振华帮过的孤寡老人也有56户了。

“为了沂蒙山的孩子们,李老师付出了自己一生。”张文强感慨道,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李老师一直在坚守。

“他从没中断过自己的付出,一直在做,一直在做。”

来源:齐鲁晚报(qiluwanbao002)·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周国芳 荆新年 张朝阳
编辑:佩琪
审校:韩作贞
监制:丢丢

👇 热门视频推荐 👇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齐鲁晚报”视频号

往期内容回顾



央视曝光家门口的生鲜超市!这个连锁品牌大批关闭?最新回应

近50款新车山东首发,买车抓紧到齐鲁车展!芯片短缺,部分车型下半年提车或将延迟

学生会嚣张查寝视频热传!网友:居然不是段子…校方回应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